致力于推动航空科技的普及与发展,配备有 先进的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系统和实操飞行训练场地, 拥有一支由资深无人机飞行教员、航空与家组成的教 师团队,确保学员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体验

报名热线:

400-000-5525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民营企业撑起无人机和低空经济半边天

发布时间:2025-04-15|阅读:1397

近年,民营企业正在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支劲旅,其中民用无人机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之一。


民用无人机是一个新兴科技产业,是一个由市场需求而带动发展起来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
低空经济主要由无人机和通用航空两大部分组成,目前无人机约占85%,通用航空约占15%。而消费类无人机又占了民用无人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民营企业是民用无人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可以说民营企业撑起了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半边天”。
民营无人机企业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充满创新活力,从而奠定了他们的行业地位。
民营无人机企业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的韧性和创新能力?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世界无人机联合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 
政策扶持,助推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杨金才介绍,民用无人机是一个战略性产业,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争相布局。中国是近年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
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和扶持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等相关政策,明确指出要重点推进民用无人机产业化发展,完成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顶层设计,建立并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统筹开展试点示范运行,鼓励民用无人机应用场景拓展‌,提升民用无人机的研发制造水平,推动其在多行业的广泛应用。
2015年,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提出推进民用无人机产业化。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首次将无人机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7年,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2年,《“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年,无人机企业数量达到18000家。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此后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等,均提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
这些政策的发布实施,为引领推动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民用无人和低空经济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为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杨金才表示,当前低空经济已经形成强大的产业风口。低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单靠一家机构一家企业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要靠产业链上所有的企业和从业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其中民营企业是低空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
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因此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创业者进入这一行业。其中深圳的大疆创新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
大疆创立于2006年。经过几年的潜心研发,2012年大疆发布了全球首款无人机“大疆精灵 Phantom 1”,并迅速占领市场,2013年即占据了70%的消费类无人机市场份额。同年,大疆进入美国市场,并在短短两年内夺得50%的市场份额。2018年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2023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大疆凭借其在无人机及影像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与深耕,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行业的佼佼者,稳坐全球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此外,还有许多像大疆一样的民用无人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为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的参与,为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深圳无人机协会,积极推动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杨金才介绍,深圳是民用无人机产业的发详地和先锋城市,是民用无人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中心,同时也是资讯中心,因此被誉为“无人机之都”。
在2015年之前,深圳民用无人机产业一直是比较分散的,也没有形成相匹配的产业聚集效应。
2014年1月,他牵头发起成立了中国无人机产业联盟;2015年,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深无协”)正式成立。那个时候,民用无人机市场刚刚起步,行业规模还很小,因此深无协可以说是民用无人机市场的拓荒者。
自成立以来,深无协深深扎根于市场,秉持服务会员企业,促进行业发展,携手共建民用无人机产业生态的宗旨,与行业同呼吸、共命运,受到广大民用无人机企业的认可和肯定,协会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协会下设有无人机专家委员会、无人机标准委员会、无人机竞速委员会、反制技术专业委员会等35个专业委员会。还设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和无人机人才服务中心等。并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用无人机行业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截至到2024年年底,协会在全国已经发展到720家会员企业。
令人欣慰和自豪的是,几年来协会没有花国家一分钱,却干了几件引领推动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大事”:
创办了世界无人机大会2017年6月,协会牵头创办并成功举行了首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到2024年,世界无人机大会已成功举办八届,大会的影响力已经覆盖到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无人机行业盛会。
八届大会,累计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多名国内外代表参会参展,13个国家成为大会主宾国,11位外国前政要、16位外国政府高级官员先后出席大会并致辞,3000多位国内外嘉宾在大会不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极大促进了中外民用无人机行业交流与合作。
创办了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2013年,我们先在自己主办的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览会上设立了无人机专业展区,这是国内首个专业无人机展(区),作为“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和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的前身,当时引起极大关注。
随着展会规模的不断扩大,2016年正式创办“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和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经过十二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领域专业展览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24年第九届展览会展览面积35000平方米,参展企业459家,展出产品13500多种,观众76320人,其中外国观众2630人。
2025年,展会将再创新高,展览面积将超过6万平方米。并在深圳南山区还设置了3万平方米的户外展示/演示区,在盐田区设立了9万平方公里的通航和无人机飞行表演区。将汇聚国内外800+家无人机企业参展,将有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前来参观采购,专业观众预计将超过10万人。
起草发布了76项无人机团体和行业标准协会先后牵头起草发布了《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方法》、《无人机功能危险分析指南》、《低慢小无人机探测反制系统通用要求》、《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安全规范》等76项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标准,为促进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编撰出版了多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行业发展报告先后编撰出版了百余万字的《全球无人机行业发展报告》、《无人机与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2024 eVTOL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行业发展报告》等行业发展报告。这些报告,为促进行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助力深圳打造民用“无人机之都”
杨金才介绍,2024年,全国民用无人机运营企业数量突破2万家,年产值达到约2100亿元,实现了39.5%的增长。其中,深圳市民用无人机企业接近2000家,年产值达到约1070亿元。
深圳市作为全球民用无人机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消费类民用无人机在全球市场占比高达74%‌。这一成绩的取得,民营无人机企业功不可没。
深圳以发达的资讯、超强的研发制造能力和完善的产业链,成为民用无人机市场的领头羊。
深无协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助力深圳打造民用“无人机之都”,推动中国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未来,期待深无协能够在广大民用无人机企业的支持下,更好地发挥桥梁优势,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共建民用无人机产业生态,为引领推动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营无人机企业为什么充满创新活力?
针对这一问题,杨金才深有感触地表示,深无协与许多民用无人机企业一样,没有任何“背景”,是一个民营行业协会,纯民间、纯市场化运作。与行业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一起成长,因此我们对民营无人机企业最了解。
民营无人机企业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作为没有任何背景的“草根”企业,他们只能通过摸爬滚打苦练内功,才能立足和生存。因此,他们具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和成长韧性,也更了解市场需求,企业机制更灵活,市场响应速度更快,创新能力也更强。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被市场淘汰,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在逆境和磨砺中成长起来的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更强。
我们坚信,民营企业将成为民用无人机和低空经济市场的中坚力量。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